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作业题四

2020-04-22 09:39:15

2018年自考《社会心理学(二)》作业题四

名词解释练习题

1. 首因效应

答: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最先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2. 社会印象

答:社会印象试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整饰

答:在日常互动中,人们总是通过行为来表现自己以便给人留下印象,互动的双方有能力运用某种互动的技巧对自己的印象进行控制、管理和整饰,这就是印象整饰。

4. 晕轮效应

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它是指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5. 镜中我.

答:此概念为库利所提出,指一个人的自我意识无非是他意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反映。也正是通过理解自己在他人那里造成的反映,才完成了社会化。

6. 自我意象

答:“自我意象”是我们对自己在不同情境或不同场合的角色身份的反映。                                                   

7. 角色丛

答:与行动者的各种身份中的某个身份相联系的所有角色的集合。

8. 侵犯线索

答:一种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只有当个体所面临的情境中存在激发侵犯行为的这种“侵犯线索”时,其内在的那种侵犯的“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

9. 亲社会的侵犯

答:是为了达到群体的道德标准所能接受的目的,以一种为社会所认可的方式所采取的侵犯行为。        

10.“宝宝玩偶”实验

答:班杜拉做的一项经典实验,三个组的儿童共同目睹了一成人踢打一可以伸缩的冲气玩具。以说明儿童在观察成人的示范行为时,不仅极易模仿成人的行为,而且他们的模仿还受到他们对行为的后果的预测的影响。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