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笔记串讲
笔记串讲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2018年自考工商行政管理学概论复习资料六

2020-04-22 10:55:26

第二节 供给、需求与价格

(一)市场需求

1、市场需求的构成要素:购买的欲望和支付能力。

市场需求概念:一定的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影响需求变动的因素:

(1)商品本身的价格(主要因素)。两者呈反向变动。

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比变化的关系,就叫做需求规律。

(2)消费偏好。

(3)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同向变动。

(4)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概念: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洗衣粉和肥皂。在相互替代品之间,如果某一种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就会把需求转向可以替代的商品上,从而使替代品的需求增加,被替代品的需求减少。

(5)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概念: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与汽油。在互补商品之间,其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降低,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降低。

(6)对价格的预期

(7)其他因素,如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季节等。

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

(2)商品的重要性。

(3)商品用途的大小。

(4)时间的长短。

(三)市场均衡价格

概念: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供给和需求平衡时所达到的价格。

1、影响均衡价格变动的因素。

(1)供给的变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供给的变动导致均衡价格的变动。供给增加,则会使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则会使价格上升。

(2)需求的变动。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需求的变动导致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增加,则价格上升;需求减少,则价格下降。

2、最高限价是政府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最低限价是政府为了保护某些生产者的利益。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