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2018年自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库:选择

2020-04-22 11:13:26

2018年自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库:选择

选择题:(每题2分)

1.在冲裁模的结构类型中精度最高是( C ).

A.单工序模B.级进模C.复合模D.简易冲模

2.冷冲模上模座通过(B)安装在压力机的滑块上.

A.凸模固定板B.模柄C.导柱D.垫板

3.在合理的冲裁间隙范围内,适当取大间隙有利于(B)

A.提高冲裁件质量 B.延长模具寿命 C.提高材料利用率.

4.复合模与级进级模比较则( C).

A.复合模的生产效率较级进模高.

B.复合模的生产安全性好于较级进模.

C.复合模冲制的工件精度较级进模高.

D.复合模冲制的工件的形状不受限制.

5.当弯曲模间隙过大时,对U形弯曲件的不利影响是(C ).

A.弯裂B.翘曲C.回弹D.畸变

C. HT200 、HT250 D. H62、 H68

6.当工件的弯曲线方向与板料的纤维方向(A)时,可具有较小的最小弯曲半径。

A.垂直 B.成45° C.平行 D.成任意角度.

7.曲柄压力机可分为曲柄压力机和偏心压力机,其中偏心压力机具有(B)特点。

A.压力在全行程中均衡 B.闭和高度可调,行程可调;

C.闭和高度可调,行程不可调; D.有过载保护。

8.曲轴压力机的主要特点(BC)。

A.行程可调; B行程不可调

C.行程和吨位可较大; D.行程和吨位较小。

9.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D)

A.侧面压紧条料 B.对卸料板导向

C.控制条料送进时的导向 D控制进距(送进时的距离)实现定位。

10.冲裁模的间隙应当(C)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等于

11.在连续模中,条料进给方向的定位有多种方法,当进距较小,材料较薄,而产生效率高时,一般选用(C)定位较合理。

A.挡料销 B 导正销 C 侧刃 D.初始挡料销

12.冲裁间隙对冲裁件的尺寸精度有一定影响,一般情况下,若用间隙过大时,落料件尺(B)凹模尺寸。

A.大于 B .小于 C.等于 D.无法确定

13.弯曲过程中常常出现的现象(ACB)。

A. 回弹 B.变形区厚度减薄; C. 偏移 D.变形区的厚度增加。

14.相对弯曲半径r/t表示(B)

A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零件的弯曲变形程度;

C 弯曲的难易程度

15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表示(A)

A. 材料的弯曲变形极限; B.材料的弯曲变形程度

C.零件的结构工艺好坏; D.弯曲难易程度

16.拉深变形时,润滑剂在(A)

A毛坯与凹模接触的一面; B.工件与毛坯与凸模接触的一面;

C工件与毛坯的两面。期 C.不确定

17.影响拉深系数的因数较多,其中(A)拉深系数值就可随之减少。

  A. 材料的相对厚度(t/D)×100大; B. 屈强比( 17.png)大;

C .凹模圆角半径小; D. 板厚方向性系数(γ)小。

18.在拉深过程中,决定材料是否起皱的因素是(BD)

A 材料的相对厚度(t/D)×100; B 材料的拉深变形程度;

C 材料所受的径向拉应力; D材料所受的切向压应力;

19、拉深前的扇形单元,拉深后变为 (B)。

A 、圆形单元 B 、矩形单元 C 、环形单元

20 、拉深后坯料的径向尺寸 (A) ,切向尺寸 (A) 。

A、增大 减小 B、增大 增大 C、减小 增大 D、减小 减小

21、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 (B)。

A、传力区 B、变形区 C、非变形区

22、拉深时,在板料的凸缘部分,因受 (B) 作用而可能产生起皱现象。

A、 径向压应力 B、切向压应力 C、厚向压应力

23、与凸模圆角接触的板料部分,拉深时厚度 (B) 。

A、变厚 B、变薄 C、不变

24、拉深时出现的危险截面是指 (B)的断面。

A、位于凹模圆角部位 B、位于凸模圆角部位 C、凸缘部位

25、用等面积法确定坯料尺寸,即坯料面积等于拉深件的 (B) 。

A、投影面积 B、表面积 C、截面积

26、拉深过程中应该润滑的部位是 (A )、 (B) ;不该润滑部位是 (C) 。

A、压料板与坯料的接触面 B、凹模与坯料的接触面 C、凸模与坯料的接触面

27、 (D) 工序是拉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28、需多次拉深的工件,在两次拉深间,许多情况下都不必进行 _(_B_)_。从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的角度出发,应尽量减少这个辅助工序。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29、经过热处理或表面有油污和其它脏物的工序件表面,需要( A ) 方可继续进行冲压加工或其它工序的加工。

A、酸洗 B、热处理 C、去毛刺 D、润滑 E、校平

30、有凸缘筒形件拉深、其中 ( A ) 对 拉深系数影响最大。

A、凸缘相对直径 B、相对高度 C、相对圆角半径

31、在宽凸缘的多次拉深时,必须使第一次拉深成的凸缘外径等于 (C ) 直径。

A、坯料 B、筒形部分 C、成品零件的凸缘

32、为保证较好的表面质量及厚度均匀,在宽凸缘的多次拉深中,可采用 _( C )_的工艺方法。

A、变凸缘直径 B、变筒形直径 C、变圆角半径

33、板料的相对厚度t/D较大时,则抵抗失稳能力 _(_A_)_ 。

A、大 B、小 C、不变

34、有凸缘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 _(_A_)_无凸缘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35、无凸缘筒形件拉深时,若冲件h/d _( C )_ 极限h/d,则可一次拉出。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36、平端面凹模拉深时,坯料不起皱的条件为t/D ( C ) 。

A、≥(0.09 ~ 0.17)(m一l) B、 ≤(0.09 ~ 0.17)(l/m一l)

C 、 ≥ (0.09 ~0017)(1一m)

37、为了使材料充分塑性流动,拉深时坯料形状与拉深件横截面形状是 _(_B_)_ 。

A、等同的 B、近似的 C、等面积的

  38、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di/di-1)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是 _(_B_)_ 。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 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

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

39、下面三种弹性压料装置中, __(_C_)_的压料效果最好。

A、弹簧式压料装置 B、橡胶式压料装置 C、气垫式压料装置

40、利用压边圈对拉深坯料的变形区施加压力,可防止坯料起皱,因此,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 (_B_)_。

A、大的压料力 B、小的压料力 C、适中的压料力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