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2018年自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库:判断

2020-04-22 11:13:41

2018年自考《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习题库:判断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每题1分,)

1.模具的闭合高度可以小于压力机的闭合高度。(√)

2.大批量生产基本上都采用模具,所以模具的寿命越高越好。(×)

3.如果模具闭合高度大于冲床的最大闭合高度,就会使模具安装不上。(√)

4.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随着行程位置的不同而不同。(√)

5.个别金属材料(如铅、锡)没有冷作硬化现象,塑性很好,所以它们很适宜用拉深方法加工制件。(×)

6.连接弹压卸料板时,可以选用圆柱头普通螺钉。(×)

7.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8.在连续模中,侧刃的作用是控制材料送进时的导向。(×)

9.普通冲裁最后分离是塑性剪切分离。(×)

10.精密冲裁的主要条件是:压板代齿形凸梗(齿圈)、凹模(落料)或凸模(冲孔)代销圆角、间隙极小、压边力和反顶力较大。(√)

11.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12.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13.冲裁力较大的冲裁模,凸模或凹模只用螺钉固定在模座上即可。(×)

14.冲压模使用刚性卸料(退料)的主要优点是卸料可靠;卸料力大。(√)

15.冲裁变形过程中,断裂纹最早出现在凹模端面。(×)

16.冲裁模的间隙应当小于模具导向件的间隙。(×)

17.在降低冲裁件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18.当采用刚性卸料装置时,其总工艺力为P∑=P+P卸+P推。(×)

19.标准件就是从标准件厂购买来直接装配在模具上的不需要进行任何加工的零件。(×)

20.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弯曲线垂直于钢板轧制方向允许的弯曲半径较小。(√)

21.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22.相对弯曲半径(r/t)是表示零件结构工艺性好坏的指标之一。(√)

23.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

24.材料的机械性能对弯曲件影响较大,其中材料的塑性越差,其允许的最小相对弯曲半径越小。(×)

25.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的1/2料厚位置(×)

26.后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可取得比首次拉深的拉深系数小。(×)

27.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越大(√)

28.在拉深过程中,压边力过大或过小均可能造成拉裂。(√)

29.有一圆筒形件要分多次拉深才能成形,拉深系数可以依据有关资料的图表进行选择,每次拉深系数应该大于或等于图表推荐值。(√)

30.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

31、大批量生产基本上都采用模具,所以模具的寿命越高越好。(×)

32、曲柄冲床滑块允许的最大压力是随着行程位置不同而不同。(√)

33、搭边值的作用是补偿定位误差,保持条料有一定的刚度,以保证零件质量和送料方便。 (√)3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金属材料中,硬材料的冲裁合理间隙大于软材料合理间隙。 (√)35、斜刃比平刃的冲裁力大。 (× )36、在降低冲裁力的诸多措施中,采用阶梯布置的凸模时,为了保护小凸模,应使小凸模比大凸模高一些。(×)

37、弯曲工序中,冲压用材料过厚可能造成制件回弹加大。(× )38、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仅凸模圆角不同,弯曲后凸模圆角半径小的回弹较小。(√)39、弯曲件的中性层一定位于工件1/2料厚位置。(× )

40、拉深系数越小,说明拉深变形程度越大。(√)

41、一般情况下,从拉深变形的特点考虑,拉深模的凹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应比凸模的圆角表面粗糙度小些。( √)

42、为了便于塑件脱模,一般情况下使塑料在开模时留在定模上。( × )

43、塑料模的模脚(垫块)是用来调节模具总高度以适应成型设备上模具安装空间对模具总高度的要求。( × ) 44、潜伏式浇口是点浇口变化而来的,浇口因常设在塑件侧面的较隐蔽部位而不影响塑件外观。(√ ) 45、浇口的位置应开设在塑件截面最厚处,以利于熔体填充及补料。(√ )

46、拉深过程中,坯料各区的应力与应变是很均匀的。 ( × )

47、拉深过程中,凸缘平面部分材料在径向压应力和切向拉应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切向压缩与径向伸长变形而逐渐被拉入凹模。( × )

48.拉深系数 m 恒小于 1 , m 愈小,则拉深变形程度愈大。 ( √ )

49.坯料拉深时,其凸缘部分因受切向压应力而易产生失稳而起皱。 ( √ )

50.拉深时,坯料产生起皱和受最大拉应力是在同一时刻发生的。 ( × )

51.拉深系数 m 愈小,坯料产生起皱的可能性也愈小。 ( × )

52. 拉深时压料力是唯一的确定值,所以调整时要注意调到准确值。 ( × )

53.压料力的选择应在保证变形区不起皱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小的压料力。 ( √ )

54.弹性压料装置中,橡胶压料装置的压料效果最好。 ( × )

55.拉深模根据工序组合情况不同,可分为有压料装置的拉深模和无压料装置的拉深模。( × )

56.拉深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拉深力、零件质量、模具寿命都有影响。间隙小,拉深力大,零件表面质量差,模具磨损大,所以拉深凸、凹模的间隙越大越好。 ( × )

57.拉深凸模圆角半径太大,增大了板料绕凸模弯曲的拉应力,降低了危险断面的抗拉强度,因而会降低极限变形程度。 ( × )

58.拉深时,拉深件的壁厚是不均匀的,上部增厚,愈接近口部增厚愈多,下部变薄,愈接近凸模圆角变薄愈大。壁部与圆角相切处变薄最严重。 ( √ )

59.拉深变形的特点之一是:在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是弱区,其它部分是传力区。( × )

60.拉深时,坯料变形区在切向压应力和径向拉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切向伸长和径向压缩的变形。 ( × )

61.拉深模根据拉深工序的顺序可分为单动压力机上用拉深模和双动压力机上用拉深模。( × )

62.需要多次拉深的零件,在保证必要的表面质量的前提下,应允许内、外表面存在拉深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痕迹。( √ )

63.所谓等面积原则,即坯料面积等于成品零件的表面积。 ( √ )

64.对于有凸缘圆筒件的极限拉深系数,如果小于无凸缘圆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则可判断:有凸缘圆筒形件的实际变形程度大于无凸缘圆筒形件的变形程度。 ( × )

65.拉深的变形程度大小可以用拉深件的高度与直径的比值来表示。也可以用拉深后的圆筒形件的直径与拉深前的坯料 ( 工序件) 直径之比来表示。 ( √ )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