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笔记串讲
笔记串讲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2018年自考广告心理学章节重难点整理六

2020-04-22 12:04:10

第六章 广告说服与态度改变

态度的特性:

1、态度不是生来俱有,而是后天习得。

2、态度必有对像。

3、态度一旦形成,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4、态度有结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构成。

5、态度是内在的体验,只有通过言语、行为、间接地推测。

6、态度有方向、强度和信任度。

态度的功能:

1、调节的机能

2、自我防卫的功能

3、价值表现功能

4、知识功能

态度改变的两种形式:

前者是:“性质上”的改变

后者是“程度上”的变化。

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ELM){论述题}

1、本世纪80年代,在态度改变理论的研究领域里,心理学家(R.E.佩蒂)、(J.T.卡西窝波)和(D.休曼)提出了一种称为精细加工可能性理论,该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纳为两个基本的路径“中枢的和边缘的。

2、中枢说服路径把态度改变看成是消费者认真考虑和综合信息的结果。边缘说服路径的看法与中枢的相反,认为消费者对客体的态度改变不在于考虑对像本身的特性或证据,而是将该对像同诸多线索联系起来。

3、ELM模型的基本原则是,不同的说服方法依赖于对传播信息作精细加工的可能性高低。

4、上述两条说服路径的效果有两点重要的区别:第一中枢路径所引起的态度变化比边缘路径的要持久,第二中枢路径所形成的态度可能比边缘路径预测后来的行为更好。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