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刑法原理与实务》章节习题:第7章
第七章 故意犯罪形态
一、单选题
1.犯罪未得逞是指 (B )
A.未发生任何危害结果 B.未发生行为人所追求的危害结果.
C.犯罪行为未实行终了 D.为满足某一具体犯罪构成所需要的全部要件
2.有关故意犯罪形态与故意犯罪阶段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D)
A.在犯罪预备阶段只能出现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形态。在犯罪实行阶段,只能出现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形态。
B.犯罪形态是静止的行为状态,犯罪阶段是动态的发展过程
C.犯罪形态没有先后连续性,犯罪阶段则具有连续性
D.一个故意犯罪行为可能经过几种犯罪阶段,也可以出现几种犯罪形态
3.对于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 (A )
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比照既遂犯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对于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 (B )
A.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应当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5.甲为杀乙而向乙的食物中投放毒药,见乙神态痛苦而反悔,将乙送往医院抢救脱险。其实,甲投放的毒品量不足以致乙死亡。对于甲,应认定为 (A )
A.犯罪中止 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 D.不是犯罪
6.甲为杀乙而向乙的静脉注射大量空气,后甲反悔后将乙送往医院抢救,但乙仍然死亡。甲的行为应认定为 (B)
A.故意杀人未遂 B.故意杀人既遂C.故意杀人中止 D.过失杀人
7.张某准备到某厂财务室撬保险柜偷钱,他约李某帮助他去望风,李某不同意,并到派出所告发了张某。张某的行为属于 (A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意表示 D.犯罪中止
1.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
2.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3.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8.甲为了杀死乙,举枪向乙射击,第一枪未击中,在能继续向乙开枪的情况下,甲不再开枪,停止了射击。甲的行为是(B)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C.犯罪既遂 D.不构成犯罪
9.某甲深夜跳墙进入一女村民家,企图实施强奸行为。入屋后,即站在窗前,用螺丝刀撬窗子,在其中一扇窗刚打开之际,正在睡觉的妇女惊醒,遂打开电灯,呼喊抓坏人。甲一看灯下的妇女,竟是自己小学同学,便感到难为情,于是扭头就跑。甲的行为属于 (C)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10.犯罪未遂形态只能发生在 (C)
A.犯罪的预备过程中 B.间接故意犯罪的过程中C.犯罪实行过程中D.过失犯罪过程中
11.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 (B )
A.可以免除处罚 B.应当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处罚 D.应当减轻处罚
12.区分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的基本标志是 (C)
A.犯罪分子是否已经完成犯罪预备行为B.犯罪分子是否已接近作案目标
C.犯罪分子是否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D.犯罪分子是否已经进入作案现场
13.行为人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过程中,自动停止继续实施犯罪预备行为的,其行为构成 (B)
A.犯罪预备 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二、多选题
1.犯罪未遂有以下特征(ABC )
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犯罪没有得逞C.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没有得逞
D.犯罪目的只部分实现E.没有发生物质性危害结果
2.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包括 (ABC)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 D.犯罪连续 E.犯罪实行终了
3.自动停止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ABCD)
A.时间性 B.自动性C.客观性 D.有效性 E.及时性
4.犯罪预备的特征是(ABCD )
A.主观上有犯罪故意B.客观上实施了犯罪的预备行为 c.事实上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D.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 E.为进行犯罪准备工具
5.甲仇恨乙,某日甲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的水杯中,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CDE )
A.意外事件 B.对象错误C.手段错误 D.故意犯罪 E.犯罪未遂
例如:把某种无毒物质误作砒霜投毒杀人的(手段错误),
把男人误认作女人而实施强奸的(客体错误),不妨碍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或强奸罪(未遂)。
但是在意图杀害甲,因辨认或打击错误而误杀死乙的场合(对象错误),
或者在意图强奸甲女而误强奸了乙女的场合(对象错误),虽然,甲与乙或甲女与乙女是不同的人,但其法律性质是相同的,即都是杀人罪对象中的“人”,强奸罪对象中的“妇女”,不论对谁,只要发生了既遂的结果,应认定为杀人罪或强奸罪的既遂。
6.下列关于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BE )
A.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得逞。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
B.是否着手不同 C.犯罪未遂可有预备未遂,犯罪中止则无 D.有无犯罪结果不同
E.自动防止犯罪结果的情况下,既有可能成立犯罪未遂,也有可能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7.下列行为中属于犯罪预备行为的是 (BC)
A.甲提刀尾随乙欲抢劫,因有车经过,使甲未得逞
B.乙为盗窃财物而进行实地考察 C.丙守候在乙必经之路意图杀害乙
D.丁扬言要杀害戊 E.甲欲杀乙,在日记中详细地描述了准备作案的计划
犯罪预备: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