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试卷:2009年1月00747美术教育学自考真题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术教育学试题
课程代码:0074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______年李瑞清创办了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美术系科——图画美工科。()
A.1902
B.1906
C.1912
D.1928
2.美术教师在传授美术技能的同时,要使学生养成对技能的______和创造精神。()
A.思考
B.运用
C.认识
D.反思
3.美术教育特征为美术教育内容的______和大美术教育观的发展。()
A.多样性
B.综合性
C.素质性
D.全民性
4.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对主客体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就形成了人们对美术教育的()
A.目的认同
B.价值观
C.知识观
D.功能认同
5.______先生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相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翼道德以为治。”()
A.王维国
B.鲁迅
C.林风眠
D.蔡元培
6.18世纪______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曾直言不讳地宣扬美术道德教化作用:“美术是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它必须帮助人民得到全体的幸福和灌输必要的道德,并且必须宣传政治概念。”()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7.在______看来,如果要用一词来概括人的本质和使命,那就是“创造”。()
A.歌德
B.尼采
C.伏尔泰
D.卢梭
8.著名______哲学家黑格尔将人的精神发展分为三个层次:⑴“自然存在”的人;⑵“人与自然分离”;⑶超出小我而与宇宙的普遍性达成统一。()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
9.当代美国著名______罗恩菲德在其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中专题论述了视觉障碍、聋盲者、语言缺陷者、大脑麻痹者、瘸子与美术教育的关系。()
A.美术教育家
B.艺术家
C.教育家
D.心理学家
10.一般认为美术学习是______的表现,因为它具有以事物的表象信息(形象特征)为材料,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个性、情感为中介,对客观事物进行想象、提炼和创造的思维过程特征。()
A.意象思维
B.形象思维
C.主观思维
D.创造思维
11.美术教育的中心任务是通过学习和记忆知识来______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性的能力。()
A.形成
B.增强
C.转化
D.完善
12.美术教育的目的是美术教育性质的______体现。()
A.最终
B.性质
C.集中
D.价值
13.1989年国家颁布的______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即是对这一时期我国艺术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A.1989年度
B.1989年至1999年
C.1989年至2000年
D.1989年至2003年
14.______文艺复兴时代,画家们从“坦泼拉”绘画发展为以油调色的绘画——油画,从此确立了西方绘画的主流。然而美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成为油画。()
A.13世纪
B.14世纪
C.15世纪
D.16世纪
15.______提出以情感道德教育为主的“和谐教育”思想,其教育内容主要有:体育、音乐、绘画、读、写、算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
A.歌德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16.解放前后,美术教育家、漫画家______认为:儿童有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思,是人生的另一方面。他认为教师走进儿童的世界中才能真正了解儿童,才能正确地教导儿童。()
A.林风眠
B.蔡元培
C.鲁迅
D.丰子恺
17.______思想家董仲舒认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又慎其行”。()
A.先秦
B.汉代
C.唐代
D.宋代
18.以下不属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是()
A.感觉运动期
B.青春危机期
C.直觉思维期
D.形式操作期
19.美国幼儿教育家______将儿童的绘画发展分为: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四个阶段。()
A.皮亚杰
B.白特
C.麦卡德
D.艾斯纳
20.在美术教育中,______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行“全面综合”的教育即“DBAE教育”,德国、日本等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了类似的综合教育。()
A.瑞士
B.法国
C.美国
D.英国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简述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具有的作用。
22.简述美术课程设计中艾斯纳的美术教育理论。
23.简述美术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24.简述组织教学中诱导性组织手段。
25.简述“学生中心论”。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6.综述美术教育三个方面的功能提出的初步定位。
27.综述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
28.美术综合体系中拟解决的六个关键问题。
四、说课设计(本大题共20分)
29.根据以下提供的线索,设计一份简洁、条理清晰的说课稿:
美术七年级上册第8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湖南美术出版社)
美术题目:门
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每当你通过门进进出出时,是否真正关注过它,了解过它?有兴趣对门作一个调查吗?你会发现,在调查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接触社会,开阔眼界,掌握收集整理信息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从实践中获得知识。
活动一:
以讨论的形式互相谈谈对门的了解和感受。
活动二:
分小组考察本社区内的单位、居民区有特色的门。仔细观察门的细节,记录或给出他们的式样、特点,并从门的功能、造型以及社会文化等角度作出分析,想想为什么。
活动三:
设计一个有趣的门,画出效果图或做出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