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自考指南 自考资讯 自考院校 自考专业 备战自考 成考指南 成考资讯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备战成考 报考咨询

笔记串讲
笔记串讲

栏目导航: 教材大纲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笔记串讲技巧心得自考学习视频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4

2020-05-12 10:04:53
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听课笔记4

  四、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的意义
 
  1、割裂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是激变论,导致“左倾”冒险主义;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是庸俗进化论,导致“右倾”保守主义和改良主义。
 
  2、对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是:①实现现代化是质变,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不能急于求成,只能进行艰苦的努力,在生产力和物质精神财富上进行扎实的积累,才能最终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强国。②要把远大革命目标和科学的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
 
  3、对每个人成长的意义:(详见材料P85正数第四段内容)要树立远大目标,有实干精神。
 
   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一、辨证的否定
 
  (一)、肯定和否定的辨证关系
 
  1、什么是肯定和否定?
 
  肯定是事物肯定自身、维持其存在的方面,是事物保持质不变的方面。
 
  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转化为他物的方面,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
 
  2、肯定和否定的统一(选择题)
 
  ①二者相互依存;
 
  ②二者相互渗透,一方面肯定中包含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
 
  否定,另一方面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
 
  ③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辨证否定观及其意义(或辨证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对立)(关系是简答或结合意义出论述题)
 
  辨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自己否定自已;
 
  2、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新事物吸引旧事物的合理因素;
 
  4、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是扬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形而上学否定观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简单的消灭,认为肯定就是肯定一切,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意义:对我国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都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要分清精华和糟粕,做到吸取精华排除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既要反对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又要反对否贮一切的历史虚无主义和盲目排外的错误。
 
   二、否定之否定(字面意思是:对否定的再次否定,实质是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一)、事物发展的周期性(选择)
 
  1、事物的发展过程是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完成一个发展周期;
 
  2、经过两次否定而实现的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其根据在于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及其意义(或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或事物的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运动)论述题
 
  1、事物的发展是经过两次辨证的否定,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否定之否定阶段,从而使事物的发展表现为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运动;
 
  2、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割裂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只看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前进性是循环论,它导致“右倾”悲观主义,只看到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否认曲折性是直线论,它导致“左倾”冒险主义。
 
  意义:
 
  1、前途是光明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发展总趋势,并且社会主义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因此我们要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
 
  2、道路是曲折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会有挫折,但这并不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人民君众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
 
  3、我们既要满怀信心坚持革命乐观主义,又要头脑清醒,对困难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曲折斗争中开辟前进的道路,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四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现象和本质(论述、简答或选择)(见教材P102)
 
  (一)、现象和本质的含义(选择)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外部联系。
 
  现象的含义: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真象是正面的,直接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颠倒的表现本质的现象。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各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的含义:本质同必然性,规律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
 
  (二)、现象和本质的辨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
 
  其对立是:
 
  1、现象是外露于事物表面,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事物内部,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
 
  2、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片面的、多种多样的,本质则是同事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3、现象是多变易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4、现象比本质生动丰富,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
 
  其统一是: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本质是现象存在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并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表现本质。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1、二者的对立使科学认识成为必要,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决不能使认识停留在现象上,更不能被假象所迷惑,而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

  2、二者的统一使科学认识成为可能,人们能够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认识和实践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二、内容和形式(P100)
 
  (一)、内容和形式的定义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面内容的方式。
 
  (二)、内容和形式的辨证关系(先答定义)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是:二者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同,不能混淆和颠倒。
 
  其统一是:1、二者相互依存;2、二者相互作用,内容决定形式。①是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与之相适应;②是内容的发展变化决定着形式尺早要发生相应的变化。③形式反作用于内容。A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就促进内容发展;B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就阻碍内容发展。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4、二者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他们的矛盾运动,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三)、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内容决定形式,要根据内容的需要保持或改变,反对脱离内容,片面追求形式的形式主义;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要选择和利用适当的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反对否认形式的形式虚无主义。
 
  三、原因和结果
 
  (一)原因和结果的含义及其特点
 
  原因是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
 
  二者之间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特点:(因果联系)
 
  1、具有前后相继性。事件顺序性,先因后果,但在此之后不等于因此之故。
 
  2、一国制约性,因果必然性。
 
  (二)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二者在一定关系中严格区别,不能混淆和颠倒。
 
  统一是指二者相互依存,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同一现象在这种关系上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上是结果,反之,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
 
  (三)因果关系的复杂多样性和客观必然性(简答题,选择)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有一果多因,同果异因,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客观性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的因果观念是对客观因果联系的反映,
 
  存在着普遍性,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中,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是
 
  唯物主义决定论。否认因果的复杂多样性是形而上学机械论。
 
   四、必然性和偶然性
 
  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定义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一定要发生,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
 
  中不确定的趋势。
 
  2、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是指它们是事物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产生的原因和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
 
  统一:
 
  (1)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他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
 
  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绝对必然性。
 
  (2)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他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偶然性。
 
  (3)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
 
  (4)割裂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相反之承认偶然性否认必然性,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3、这一原理的实践意义
 
  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和前途,科学任务就是揭示必然性,只有掌握必然性才能
 
  使人的行动有预见性和自觉性。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抓住和分析偶然性取得的,
 
  如果排斥偶然性和机遇,就会错过科学发展是极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 (简答题)
 
  (一)、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含义
 
  现实性:是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种种联系的综合。
 
  可能性: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四种情况 (简答题)
 
  1、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2、要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非现实可能性)
 
  3、要区分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即好的可能性和怀德可能性。
 
  4、要区分可能性的不同程度,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选择 对可能性大小的科学说明和确定是或然率。
 
  (二)、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对立:可能性是还没成为现实的东西,非现实性。现实性是已经实现的可能性,已不再是可能性。
 
  统一:二者相互依存,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它的根据存在于现实现实性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同时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性。
 
  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一相互转化。
 
  (三)、这一原理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或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意义)
 
  1、可能性不等于现实性,它存在于现实之中,所以在一切工作中必须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
 
  2、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过程,需要一定的条件,仅此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有利条件避免不利条件,争取把好的可能性变成现实,避免坏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本文标签:

考试倒计时

距离2024年10月26日自学考试还有:

0

距离2024年10月19日成人高考还有:

0
关注公众号
报考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