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自考的人越来越多,当然,大家基本都是想拿证拼前程的,除了少数是为了兴趣,很多自考生关心的就是2019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下,今天广东自考在线就为各位自考生准备了以下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凶:
27.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张中丞传后叙》)
就尽:
日滋:
师:
28.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种树郭橐驼传》)
苟:
殷:
29.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八声甘州》)
是处:
红:
翠:
物华:
休:
30.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次第:
了:
31.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
危栏:
32.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陌上桑》)
踟蹰:
33.长门灯暗数声来。(《早雁》)
长门:
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我用放大镜观察最初提到的红蚂蚁,看到它狠狠咬住敌方的前腿上部,且咬断了对方剩下的触须,可自己的胸部却被黑武士撕开了,露出了内脏,而黑武士的胸甲太结实,无法刺穿。
这痛苦的红武士暗红的眸子发出战争激发出的凶光。它们在杯子下又缠斗了半小时,当我再次观战时,那黑武士已使敌人身首异处,但那两个依然有生命的脑袋,挂在它身体的两侧,犹如悬吊在马鞍边的两个恐怖的战利品,两个红蚂蚁头仍死咬住不放。
——选自《蚂蚁大战》
(1)这里描绘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2)从哪里可看出红武士的极度“精神狂热”?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描写方法?
(4)从这里看,作者对人类战争持怎样的态度?
3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选自《虞美人》
(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情感内涵是什么?
(2)指出“雕栏”两句的表层意义和深层寓意。
(3)为什么说“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个比喻用得好?
(4)为什么说这首词是“以乐景写哀”?
36.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半醒的人们,揉着眼,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
——选自《断魂枪》
(1)概括这段话描述的大意。
(2)小说开头为什么要作这样的社会环境描绘?
(3)总体说来,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
37.我自己叙述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为的是要说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我到今天还是一个无神论者,我不信有一个有意志的神,我也不信灵魂不朽的说法。
我自己总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绝大多数人信神的,居然能有这雅量,能容忍我的无神论,能容忍我这个不信神不信灵魂不灭的人,能容忍我在国内和国外自由发表我的无神论的思想,从没有人因此用石头掷我,把我关在监狱里,或把我捆在柴堆上用火烧死。我在这个世界里居然享受了四十多年的容忍与自由。我觉得这个国家、这个社会、这
个世界对我的容忍态度是可爱的,是可以感激的。
所以我自己总觉得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所以我自己不信神,但我能诚心的谅解一切信神的人,也能诚心的容忍并且敬重一切信仰有神的宗教。
我要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因为我年纪越大,我越觉得容忍的重要意义。
若社会没有这点容忍的气度,我决不能享受四十多年的大胆怀疑的自由,公开主张无神论的自由了。
——选自《容忍与自由》
(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2)作者讲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有什么论证作用?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4)这段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文风?
五、作文(30分)
38.根据给出的文字材料,写一篇关于“青春中难忘的事”的文章,文体不限,不要写成诗歌、剧本,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青春是唯一值得拥有的东西,如果你浪费了青春年华,那是很可悲的。因为青春只能持续很短很短的一点儿时间。”
——王尔德
以上就是2019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模拟试题(一)下的内容。自考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如果你光想着花费几个月随便看看书就能自考考出个不错的分数,这几乎不太可能。自考的知识是需要积累的。它和我们全日制上课的相差还是挺大的,所以大家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不要感觉自己坚持学了十几天或者几个月还什么都不会就比较气馁。所有的成功都是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在学习自考科目的过程中要自己慢慢总结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